首页

国产伊轩

时间:2025-05-25 02:40:36 作者:开放是破题之钥,合作是前进之道(和音) 浏览量:10311

  中新网上海7月24日电(范宇斌)23日,由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上海韬奋纪念馆共同主办,黄浦中华职业教育社协办的“同呼吸,共命运——韬奋与中华职业教育社”主题展开幕仪式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旧址展厅举行。

  为积极响应实施“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工程”和“新时代上海统一战线研究工程”,在邹韬奋逝世80周年之际,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上海韬奋纪念馆在邹韬奋新闻出版之路启航之地举办“韬奋与中华职业教育社”主题展,旨在弘扬韬奋精神和以韬奋为代表的中华职教社先贤们的爱国报国情怀,通过讲好统战故事、汲取统战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贡献统一战线智慧和职教社力量。本次主题展纳入2024年上海“红色文化季”与“统战文化周”重点演绎活动。

展览开幕。 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供图

  本次主题展为期1个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展览以邹韬奋人生经历为线索,分为“实现理想的开端”“花匠·花园·园主”“国难·团结·抗战”“投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四部分,讲述在新闻出版界初出茅庐的邹韬奋如何在职教社同仁的引领下启迪民智、躬身一线,推广职业教育,并在民族危亡之际,团结爱国知识分子,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笔为枪,奋力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展览现场。 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供图

  开幕式上,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胡卫回顾了邹韬奋与职教社“同呼吸、共命运”,从致力事业发展、追求价值实现,到竭力唤醒民心、携手共赴国难,最后力行民族复兴、谋求民主自由的革命奋斗历程。此次主题展通过对统战文化的深入挖掘,将历史痕迹跨越时空,将图文史料活态呈现,推动统战文化精神代代相传。他表示,要以此为契机,坚守邹韬奋和职教社先贤们的爱国报国信仰,凝聚奋斗共识,推动事业发展;要持续加强各方联动,将统战资源中的“人、事、物”串珠成链,不断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统战文化品牌。

  上海韬奋纪念馆馆长赵书雷表示,7月24日是邹韬奋逝世80周年纪念日,此次展览回望邹韬奋与职教社同仁在民族危亡时刻共赴国难的奋斗史,以及民主战士邹韬奋在工作上主动接受党的领导,在思想上逐渐成为“党的同路人”,实现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的一生。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勉励吾辈承先辈遗志,继续推动新闻出版和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大思南统战合作共建机制”成员单位,上海韬奋纪念馆将继续做好统战历史挖掘、理论研究和文化传播工作,为统战文化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烧起熊熊火海,铸成民主中华;烧起熊熊火海,创造自由世界!”开幕式上,莘莘学子深情颂唱《韬奋先生挽歌》、朗诵《韬奋先生哀词》选段,纪念邹韬奋以笔为枪、战而不屈、传播真理的一生,带领与会者真切感受邹韬奋为民主和自由而战的精神,展现今日之青年秉承先辈遗志、弘扬韬奋精神的时代风貌。

  当日,主办方还为参加活动的学生们开设了“团结御侮——营救‘七君子’”社教课程,通过完成搜寻“七君子”的营救密码,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赓续精神伟力,汲取奋进力量。(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非公经济人士爱心助学 浙江庆元统战力量“与善同行”

此外,厦门市以信用服务社会治理,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挖掘信用数据价值,构建信用数据应用生态,创新“信用+数据+应用场景”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模式,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吉林回应傅园慧包车被勒索事件:严厉惩处,绝不姑息

“看中国”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已持续14届。巴西圣保罗大学自2016年起连续8年赴会,共有27名学生参与,行摄新疆、福建、重庆、辽宁、山东和内蒙古等11个中国省区市,摄制36部作品。

习近平:中安合作是好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 互惠互利 合作共赢

“离家远航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大海,它沸腾在祖先的故土上,起伏在童年的记忆里,翻涌在血液中,沁刻在皮肤上。”文那告诉笔者,这就是藏海厝所表达的真正主题。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4.5级地震 震源深度17千米

临沂市莒南县消防救援大队在该县五洲广场举办了以“预防为主生命至上”为主题的宣传咨询活动。活动现场,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日常火灾发生、发展的特点,灭火器的使用及火灾现场自救逃生常识等消防安全知识作了详细讲解。“大家看,我们的灭火器使用只要记住四个字‘提、拔、握、压’,按照这个步骤就可以顺利使用灭火器。”“面对面”科普消防安全知识之后,消防人员进行“手把手”现场示范教学。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乃斌被开除党籍

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按照《十七条协议》的规定,进藏部队和干部紧密团结西藏各族人民群众,通过开办学校、促进教育、建立团体、举办活动、加强宣传等方式,积极推进各种文化事业。从1951年3月创办昌都小学,到1956年9月成立拉萨中学,再到1958年9月建成西藏公学,西藏现代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截至1957年,西藏全区有公办小学98所,在校生6360人;公办中学1所,在校生700人。与此同时,新西藏的文化事业也全面起步。1953年10月1日,拉萨有线广播站正式成立。1956年4月22日,《西藏日报》藏、汉两种文版创刊……民智已开,大众觉醒,改革成为西藏广大民众最迫切的愿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